顏家有女
顏家獨女顏暮,今年十七,生的清麗可人,纖細羸弱。
因自小患有心症,大夫叮囑,不能情緒過激,不能受驚吓,若是多注意,則能平安長大,若是有個意外,小則暈厥,大則丢了性命也說不準。
所以顏暮幾乎很少出門,整日呆在家裏寫寫字養養花,倒也平平安安的長到了十七歲。
顏家夫婦對這個女兒也是百般疼愛,百般呵護,從不苛責,連重話都不曾說過一句。
陵安城的姑娘到了十六七,便會有不少媒婆登門說親,只是顏暮情況特殊,她患有心症的事衆人皆知,所以無人敢上門提親。
不過顏父顏母倒也不着急,雖說顏家家境一般,并不是什麽富商之戶,但也是吃喝不愁的,顏家就這麽一個女兒,自然十分寶貝。
顏父早已言明,嫁不出去也罷,寧願在家養一輩子,也絕不能委曲求全随意結親苦了自家的女兒。
“小姐,天這麽冷,別凍壞身子了,還是趕緊進屋吧。”
顏暮的貼身丫鬟竹青拿了件織錦披風披在顏暮的身上。
顏暮站在廊下,伸手接着天上飄下的朵朵雪花,這雪花落在手裏不一會兒就化了。
“哪有這麽嬌氣,你和爹爹娘親一樣,太過小心謹慎了,我還不至于這麽弱不禁風的。”顏暮漫不經心道。
雖說自己從小患有心症,可還不是平安長大了嗎 ?
竹青念叨道:“正是因為老爺夫人的小心謹慎,小姐才能平安長大。”
“好了,你自小口齒伶俐,我是說不過你。”
顏暮拍了拍手轉身走進屋裏。
“小姐,喝杯熱茶暖暖身子吧。”竹青倒了杯茶遞給顏暮。
“竹青,今日承宇哥哥可有來過?”
“還沒有,許是正忙着讀書考狀元呢。”竹青打趣道。
這承宇是承家的獨生子,自小飽讀詩書,是個實打實的文弱書生。
承家與顏家一樣,都是平凡家境,但是承宇自小努力好學,所以全家對這個獨子抱滿了希望,希望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個功名,哪怕是個進士,回到陵安城做個地方官也是不錯的。
承家雖緊挨着顏家,但是顏暮與承宇幾乎沒見過面,畢竟一個家裏不怎麽讓出門,一個天天待在家裏念書。
小時候,顏暮倒是經常趁爹娘不注意偷溜出去玩耍,沒辦法,誰讓自己爹娘管的嚴,不讓自己出門,生怕自己受到驚吓而暈厥,畢竟小時候鄰居家的狗在顏暮經過時突然狂叫,都能吓的小顏暮當場暈厥。
不過長大後倒是沒這麽弱不禁風了,至少再經過那狗時,哪怕它叫的撕心裂肺,顏暮也不至于吓得暈過去。
顏暮因為從小身體不好,又不大出門,所以也沒有什麽閨中密友以及朋友,好在她喜歡寫字看書,所以顏父給她請了個教書先生,在偏院教她念書。
承家見狀,心想單純請個教書先生回來有些費銀子,所以承父親自上門懇求顏父同意他家兒子一起在顏家偏院學習。
顏父心善,心想顏暮沒有什麽朋友,有個鄰居的同齡哥哥陪着一起念書寫字也挺好,便答應了承父的請求。
承宇一開始并不願意去,覺得丢臉,後來實在耐不住承父的苦口婆心,便硬着頭皮提着承父給他的一塊臘肉做為謝禮上了門。
顏暮初次見到提着臘肉的承宇差點笑出聲,承宇更是尴尬的想扭頭就跑,可是一想到家中二老滿懷希望地期盼自己學有所成,就邁不開步子了。
顏暮第一次見到承宇,就覺得這位鄰家哥哥長得很是溫潤如玉,只是他提着一塊臘肉,實在與他自身的氣質很是違和。
顏父尴尬地收下了承宇遞過來的臘肉,只吩咐他們好好念書便離去了。
“你好,我叫顏暮,你呢?”顏暮友好的先自我介紹了一番。
“我叫承宇。”承宇低着頭道。
“以後請多多指教。”顏暮禮貌地行了個禮。
“不敢不敢。”承宇趕忙回了個禮。
承宇對顏暮的第一印象就是,這個鄰家妹妹也不似傳說中的那麽柔柔弱弱,看着挺活潑可愛的,而且長的也好看。
承宇每日到顏家偏院跟着顏暮一起讀書識字,從一開始的不熟悉到慢慢的開始熟絡了起來。
每次承宇來時,都會帶些當下時興的美食或者好玩的物件偷偷送給顏暮,每次都能給顏暮帶來不一樣的驚喜,顏暮也對這個承家哥哥越來越有好感。
慢慢的,兩人的感情也逐漸開始升溫。
“今日承公子應該不會來了吧,這幾日教書先生有事不來,想必承公子也不會來了,再說承老爺承夫人向來對承公子嚴苛,平日若是不來偏院上課,就把他拘在家裏看書,他怎可能有空閑出來。”
顏暮悶悶不樂道:“說的也是。”
這承家的老爺夫人可是出了名的望子成龍,平日不許承宇随同齡人出去吃喝玩耍,更不準他做除了讀書寫字外的任何事。
顏暮雖覺得竹青說的有道理,可這心裏還是有點期盼承宇會偷溜出來找自己。
只因前幾日,顏暮跟承宇無意中說起,小時候自己曾經趁着爹娘不注意,和竹青偷偷溜出去城外的小河邊玩水。
結果因為玩的太開心一時忘了時辰,晚飯時顏父顏母發現女兒不見了,急的到處尋。最後才在河邊尋到玩的正開心的顏暮,當時顏暮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,回去時便發燒了,急得顏母在祠堂裏徹夜祈禱。
府裏的人忙了一晚上,第二天早上顏暮才退了燒,顏父顏母又氣又急,最後竹青還挨了一頓結結實實的板子。
雖然貪玩發燒了一晚,可顏暮還是很懷念在那個小河邊玩耍時的快樂。
承宇聽完心疼不已,可是又有些羨慕,心疼她體弱只能被困在府裏,又羨慕她爹娘寵愛,不似自家爹娘這般嚴厲,只日念叨着讓自己考取功名,出人頭地。
正巧當時教書先生說這幾日有事,暫不能來顏家偏院教書,承宇便想着到時候帶顏暮再去一次城外的那條小河邊,自己也正好想偷溜出去放松放松天天被壓抑的心情。
只是說好的今日他偷偷從顏府後門來接自己去小河邊,結果到現在了人也沒出現。
“小姐若是覺得無趣,不然就寫字作畫吧。”
“不了,沒心情。”
顏暮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看着外面的雪。
“這才不過一日沒見承公子,小姐這就挂念了呀?”竹青看着她一副什麽都提不起興趣的樣子打趣道。
顏暮趕緊直起身對竹青做了個噤聲的動作。
“別胡說,這要是讓爹爹聽見了,可就麻煩了。”
竹青立馬緊張地閉緊嘴巴。
“竹青,幫我更衣吧,我想歇會兒,頭疼的很。”
“小姐,要不我去請大夫過來瞧瞧?”竹青一邊幫她取下披風一邊說道。
“不必了,老毛病了,歇會兒就好,不必告訴爹娘,免得他們擔心。”
“知道了小姐。”
東宮內,太子李昭突然急切地喊道:“來人,來人。”
李昭是當今皇上李佑的獨子,也是幽朝的太子殿下。
一群太監們,端水的端水,端茶的端茶,拿着太子平日穿的常服走進內殿。
太監們先奉上茶水給太子漱口、潤喉、洗臉淨手,然後拿來赤色圓領袍、烏紗翼善冠、玉帶以及鞋子,服侍太子穿衣,穿好衣服鞋子後系上玉帶。
“小福子,你去坤寧宮禀報母後,就說讓母後先用膳,本宮待會兒就到。”李昭吩咐道。
“是,太子殿下。”
小福子放下手裏的東西,彎着腰後退倒行五六步後,才轉身往坤寧宮的方向去。
貼身侍候的太監小祿子一邊幫李昭系腰帶一邊問道:“殿下今日怎麽不再多睡會兒?”
“不睡了,昨日母後讓本宮今日去坤寧宮與她一同用早膳,只是昨晚幫父皇批閱折子太晚,今日竟睡過了頭。”李昭自責道。
小祿子安慰道:“殿下操勞,皇後娘娘不會怪罪的。”
“母後自然不會怪罪于我,只是我乃堂堂東宮太子,豈可失了規矩?”
“都怪奴才們沒有及時提醒殿下。”
小祿子話音剛落,底下的太監們紛紛齊齊地跪倒在地。
“起來吧,是本王自己貪睡過頭,不怪你們。”
“小祿子,你随我去坤寧宮,其餘的人都退下吧。”
“是。”
坤寧宮內,皇後張氏正坐在桌旁等着太子過來一同用膳。
雖說剛剛太子派了東宮的小福子過來禀報說晚些再到,只是皇後慈愛,想着太子平日忙碌,難得自己喊他過來一同用膳,便想着多等會兒也無事。
“湘葉,把這道肉米粥拿下去再熱熱。”皇後吩咐道。
“是。”
湘葉使了個眼色,站着的宮女趕緊将肉米粥端了下去。
等肉米粥熱完再次呈上來時,李昭剛好到了坤寧宮。
“兒臣給母後請安,兒臣貪睡所以來晚了,還請母後降罪。”李昭行禮道。
皇後看到李昭來了瞬間滿面笑容,走上前扶起李昭。
“母後知道,你是為了協助你父皇處理國事才會來晚了些,不礙事,快起來吧。”
“湘葉,用膳吧。”
“是,娘娘。”
“昭兒,這是你從小愛喝的肉米粥,快嘗嘗。”
“多謝母後。”李昭端起肉米粥喝了兩口。
“還是母後心疼孩兒,知道孩兒喜歡吃什麽。”李昭高興道。
“太子殿下,皇後娘娘一早就起來吩咐尚膳監做了殿下最愛吃的肉米粥和玉露糕。”湘葉一邊侍候着皇後一邊說道。
“母後費心了。”
“本宮做的這些,比起我兒和皇上做的,又算得了什麽,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。”
“母後此言差矣,正是因為母後把□□治理的井井有條,父皇才能安心的在前朝處理國家大事,父皇與母後同樣重要,母後萬萬不可妄自菲薄。”
“我兒說的是,快吃吧,等會兒粥就要涼了。”
皇後夾起一塊玉露糕放在李昭的碟子上。
“皇上駕到。”門外突然傳來總管太監周全的通報聲。
坤寧宮的太監宮女們紛紛下跪行禮。
“兒臣給父皇請安。”
“臣妾給皇上請安”
李佑笑道:“免禮,都起身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