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洋學士

第 55 章 ☆、小雅月的首個政績

傍晚,倩倩跟春小哥拉着手回來了。倩倩的眼睛腫得像個桃子,看着我還有些賭氣,晚上做的菜相當難吃。

小姬跟小雅月也沒吃兩口,眼巴巴的瞅着我,帶他們去逛夜市。夜市上面有很多好吃的。

蘿莉跟正太口水滴嗒看着我……

算了,我的身家都敗在他們這兩只的嘴巴上,認了吧!

穿了尋家人家的衣服,我們研究起在外要怎麽稱呼雅月。

雅月是帝號,不能随便叫,全名是宣靖廷,充滿淡月風格的名字,哪個字都很有水準,可惜在外頭有忌諱,都不能叫。

在外頭,叫什麽好呢?

“叫小壽!”小姬一提議,倩倩滿眼閃亮,點頭,春小哥聽着覺得還行,也點頭!

我卻一頭黑線,伸指頭彈了彈小姬的腦門:“你跟倩倩混多了,學壞了呵!”

“我說的不是攻受的受,是長壽的壽!”小蘿莉翻着眼睛,不懷好意的還在詭辯。

春小哥終于弄明白的時候,臉是紅了黑,黑了紅!看着就純情!不知道倩倩以後怎麽把他訓練成同人男!

我搖搖頭:“字是好字,可給你們念出來,味道就變了!”

小雅月一臉茫然地看着我們。

我轉頭問:“小雅月,你識字不少了,自己起個名字吧!”

“我母後叫過我寶寶……”

“那就叫壽寶好啦!”小姬兩眼一亮。

小正太一聽蠻喜歡,拼命點頭:“嗯嗯!”

“宣靖廷”這麽有品味的名字就這麽被換成了“羅壽寶”……俗得來,到很憨厚,看着他肉肉圓圓的臉,我到是蠻喜歡用壽寶這個圓潤的名字來稱呼他,不過還是有點可惜宣靖廷這麽個好名字暫時沒人用了。

淡月奸臣倒臺,抄出的家産太豐厚,淡月全國免稅兩個月,然後,全城能做生意的都出來擺攤了,所以夜市比平常熱鬧好多。

小姬照常,吃遍了一條街。而作為男孩的小雅月,不,小壽寶,到是很斯文的每樣咬了小小的一口,嘗了一點味道。我不由得懷疑,這兩娃娃的性別是不是長錯了?

大街上,有身着華服的人,也有衣衫褴褛的人。小壽寶頭一次看到乞丐,多多少少有點害怕,後來給了些吃的和錢給他們,卻高興了起來。

小姬啃着肉串,站旁邊,說:“那幫人我認識,上次出來的時候就跟他們打了一架,他們那個頭頭叫虎蛋,後來他們把我的東西全搶了,就只剩了一顆紅玉。害得我去大雅找樊汐的時候,餓得都快死掉了。”

小壽寶這下氣得不行了,說:“他們太過分了,早知道我就不給他們錢了!”

“他們是跟你一樣的人,無父無母,不過比你要慘點,還沒人照顧。”小姬說得事不關己的樣子。

巷子裏的燈火微弱,卻也看得清要飯的孩子們把錢跟食物都上繳給那個叫虎蛋的大孩子,再由他來進行分配,俨然一個王者的風範。

小壽寶忽然覺得,他被人挑釁了。緊皺着眉頭。

“我可以帶他們回去麽?”

可能他覺得,拯救這些弱者的人是他雅月帝才行,而非虎蛋那個男孩。

“然後呢?”我問。

“回去可以給他們東西吃,給他們衣服穿,給他們房子住,這樣他們就有不會再去搶東西騙錢了。”

“可這個城裏,還有整個淡月,都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哦,你都帶回去麽?”

“……那要怎麽辦?”

“這樣,你就想象一下,如果你是他們,你想要些什麽?”我小小聲問他。

“我不知道。”小臉又是一臉茫然。

“那你去問問他們,想要些什麽,以後想成為什麽樣的人?”

“好!”

壽寶屁颠屁颠地跑過去了。

春小哥緊張地想跟過去,我攔住了他。

有些答案,他得自己去找才行。

果然,虎蛋說着說着,舉起拳頭威脅他,想攆他走。壽寶害是害怕,到也沒退縮,壯着膽子,繼續問他的問題。

說到最後一幫孩子都在撓頭思考起來。

虎蛋開始比劃,貌似在講他的夢想了,講得還很激動。其它的孩子呵呵地笑,也開始七嘴八舌地嚷起來。

我饒有興趣,抱着手看他們。春小哥還是很緊張,生害孩子們突然動起手來,打傷了他的主子。倩倩一起在旁邊問我:“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呢?”

“還記我們小時候,老師都會問一個問題,你們将來要當什麽呢?你是怎麽回答的?”

她想了想:“我好像說過要當老師!你呢?”

我撇了撇嘴:“我挑了個最俗的,科學家!”

“小姬,你以後想當什麽?”

小蘿莉幹掉了五串肉串,拍拍肚子,打了個還帶有肉香的飽嗝:“我要當食神!”

得,以後看來我得給這丫頭物色一個廚師給她當老公,天天變着花樣喂肥她!

小壽寶那邊,看起跟那幫孩子到是打得火熱,臨走了還來了一句,明天我來找你們!

“老爸,他們說想大官,想當大夫,還有想開家包子店,還有個說是要去唱戲當個名角兒……”小壽寶好像很興奮,叽叽喳喳一路說個沒完。

“那你想幹嘛呢?”我抱起他,笑着地問。

“我想讓他們都有飯吃,有衣服穿,有書念,以後才能當個好官,當個好大夫。”

“那這樣,你把你的想法寫下來,我們讓內閣的張閣老柳閣老他們幫忙想想辦法好不好?”

“好!”

回去後,壽寶把今天所見所聞,感想感言寫成了日記的形式。還署了名。

雅月帝登基以來,第一張親筆诏書誕生了。雖然字寫得歪歪扭扭,還有好多字不會寫,照抄還寫錯幾個,但畢竟是親筆诏書啊。蓋了他娃娃的大印後,春小哥激動地帶去給內閣大臣。據說朝會上,全體一個接一個輪流觀摩诏書,沉默半晌,以突然地集體老淚縱橫,高呼:“明君降世了!”。

朝會過後,一致通過了在各地建立“義學”。有義務教育的意思,但不強制。義學可以供平民免費受到教育,同時還給像流民孤兒也特地設立了半工讀的機制,可以在義學的宿舍住,但是需要在課後承擔一些社會工作,比如掃大街等。

提議跟立案竟在半天之內就完成了,下令到執行,也不過是兩三天的工夫,完全就不是一般熱血老年的工作效率,小皇帝義舉像給他們一人紮了一針雞血,老頭子們激動得連覺都睡不着了。

京城的義學館,就設在空出來的右相府,只是稍微修整了一下,添了一些床位還有書桌。

臨去大雅的前一天,我們坐着馬車特地繞去了義學館,小壽寶的新朋友虎蛋,領着一群穿義學館制服的小夥伴,喜氣洋洋地把他抱了起來,托着他抛向了天空。

後來,聽人說,義學館越開越多,老師人數就不夠了,所以三教九流裏,有些水平的,只要申請通過審查,都可以進義學館授課。不但有文人雅士進去教習,連說書的,算命的,醫生,甚至和尚道士都來報名了。

慢慢地,義學就開始熱鬧了。有文人雅士跟說書先生争論時,舌燦蓮花,妙語連珠,不帶髒字罵人卻覺得很動聽的場面;也有巫醫大戰,争論香火灰跟草藥哪種方法救人才是最實在的情況,還有佛道之間論經辯道的法學大會,也有梨園名角唱念并作,講解歷史,說說古往今來那些事。後來,還有些工匠也申請了工業類的課程,還招攬了不少不愛念書愛動手的徒弟。

說穿了,義學成了一個巨大的八卦論壇,講什麽的都有,看你喜歡哪門課而已。

再後來,全民流行進義學,就算不愛念書的,也愛去看點熱鬧,久而久之,佛經道法也能說出點一二;醫學病理,家常養生學一點,小病小痛也能招呼得上;吵架的時候,潑婦罵街已成往事,要吵架,嘴裏拽點兒文指桑罵槐那都是初級的,人家一上來就是引經據典,妙語連珠,“他媽的”都嫌俗,一句“你令堂的”過去,這才倍兒有面子,文雅氣兒十足。

韓大姐拿來春小哥關于義學趣聞的報告信時,我們已經在大雅的國土上了,當時正坐着船,從大雅江從南往北走,直奔大雅京城。而春小哥跟倩倩留在了淡月,過起了他們的燃情歲月。

作者有話要說:

相關推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